新聞中心 > 行業動态 > 詳情
農業部:制定農殘标準6000多項,農産品合格率達97.6%
發布時間:2017-08-30     來源:
農業部今天上午舉辦新聞發布會,農業部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廣德福會上介紹,我國農産品質量安全保持平穩向好的發展态勢,連續5年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6%以上,今年上半年合格率達到97.6%。
 
廣德福表示,黨的十八大以來,各級農業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,堅持質量興農戰略,認真落實“四個最嚴”要求,狠抓突出問題治理,主要在以下五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:
 
一是标準先行品牌增效。制定農獸藥殘留限量标準6000多項、農業行業标準5000餘項,農産品質量安全基本實現有标可依。開展标準化生産創建活動,創建“三園兩場”1.8萬多個,“菜籃子”大縣龍頭企業、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基本實現按标生産。
 
穩步發展無公害、綠色、有機和地理标志農産品生産,“三品一标”總數達11.7萬個,一大批優質安全的農産品擺上了超市貨架和百姓餐桌,更好地适應了城鄉居民多元化、個性化的消費需求。
 
二是專項整治嚴打重懲。堅持問題導向,持續開展禁限用農藥、“瘦肉精”、生鮮乳違禁物質等專項整治行動,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态勢。近5年,共出動執法人員1989萬人次,檢查生産企業1370萬家次,查處問題23.8萬起,清理關閉生豬屠宰場1107個,一大批違法犯罪分子被依法逮捕判刑和重罰,爲農民挽回經濟損失38.3億元。
 
三聚氰胺連續8年監測全部合格,“瘦肉精”監測合格率處于曆史最好水平,地下生産經營鏈條基本打掉,高毒農藥和禁用獸藥問題基本解決,區域性、行業性問題得到有效遏制。
 
三是健全體系強化能力。監管體系從零起步,監管能力由弱漸強。截至目前,全國所有省(區、市)、88%的地市、75%的縣(區、市)、97%的鄉鎮建立了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,落實監管人員11.7萬人。
 
大力推行農業綜合執法,執法監管已從季節性、運動式專項打擊轉變爲常态化、專業化日常監管。國家投資130億元,建設了部、省、地、縣質檢機構2770個,檢測人員達3.5萬人,基本實現了部、省、地、縣全覆蓋,檢測能力迅速提升。
 
農産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進程加快,實施種子追溯編碼标識、獸藥二維碼制度和農藥質量追溯試點。國家農産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于今年6月30日正式上線試運行,即将成爲政府智慧監管和公衆信息查詢的雲平台。
 
四是創新方式落實責任。按照國務院食安委部署,組織開展國家農産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。首批107個創建試點縣(市)去年農産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到99.3%、群衆滿意度達到90%,比創建前分别提高2個和20個百分點。
 
今年3月,又啓動了第二批215個縣市創建試點工作,進一步擴大了創建範圍。強化屬地管理,把農産品質量安全列入對地方農業部門的績效考核内容,建立了責任追究制度,對失職渎職行爲依法依紀追究責任。嚴格落實生産經營者的第一責任,要求龍頭企業、農民合作社依法落實相關質量安全保障措施,加強對農戶的教育,杜絕使用不合格農業投入品。
 
五是加強配合完善機制。加強與國家食藥監局等部門協調配合,建立産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的銜接機制,試點開展食用農産品合格證制度。建立風險監測預警機制,實施國家農産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,範圍涵蓋全國31個省(區、市)155個大中城市110種農産品,監測農獸藥殘留和非法添加物參數94項,基本覆蓋主要農産品産銷區、老百姓日常消費的大宗農産品和主要風險指标。
 
組織開展農獸藥殘留、收貯運、産地環境等專項風險評估,強化風險管控措施。不斷完善農産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,建立了快速反應、協同應對的農産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。加強農産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,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。
回到頂部